共筑安全之基,共护生命之光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
生命通道是守护矿工生命的关键防线,紧急情况下能迅速疏散人员,减少伤亡和损失。煤矿属高危行业,井上井下条件复杂、隐蔽致灾因素多样。能否建好生命通道并保持畅通,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与社会稳定和谐,关系到煤炭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数百万名从业者的生命安全。
畅通井下生命通道是重中之重。早在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就要求三年内所有煤矿建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即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系统,挖通井下“生命长廊”。此后,有关部门又增加了优先建设煤矿避难硐室等要求。
近年来,国有大型煤矿系统构建日趋完备,安全基础更加坚实。煤矿智能化建设纵深推进,井下各类避险系统实现兼容;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让事故预防更“可控”,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十年间下降了63%。尽管如此,煤矿安全领域一些深层次矛盾仍在,山西吕梁永聚煤业“11·16”重大火灾事故更是将人们的目光从井下拉到井上,重新聚焦澡堂等“被忽视的角落”。多起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生命通道不能用、不会用、不重视、遇梗阻,依然是横亘在煤矿职工面前的一道屏障。
畅通生命通道,离不开政策保障与制度落实。无论是去年4月出台的《煤矿灾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及时报告和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工作的通知》,还是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安全生产条例》,无一不是从事故教训中总结而来,都给企业和个人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严守生命红线,将政策法规落实落地,是各级领导干部安全发展观、政绩观、作风观的具体体现,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有力遵循。把牢井下与地面关口,盯牢人、机、环、管等环节,人人实打实地查隐患抓落实,才能真正防范风险。
畅通生命通道,离不开科技软硬件支撑。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研发国内领先的钻探救援技术工艺,陕煤小保当矿业公司应用全方位顶板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神东煤炭公司自主开发“智慧大脑”数据采集平台……完善井下基建,危险岗位才能持续“减人”;提升预警预测能力,关键时刻才能及时“撤人”;增强各类智能化装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才能让已挖通的井下“生命长廊”可用、能用、好用。科技与安全“双手紧握”,需要观念更新、管理升级、人才适配,需要每个人付出辛劳和智慧。
畅通生命通道,说到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煤矿综采队开展提建议、查隐患有奖征集活动,活动开展3天,查出40条隐患;面对瓦斯超限事故,贵州朝阳煤矿10名矿工在30秒内盲戴自救器,成功脱险……事实证明,煤矿管理者与职工的技术水平、安全素质,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契机,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宣传和演练,普及安全知识,提升综合技能,刻不容缓。避难硐室应配备哪些物资,安全出口是否保持通畅,避灾标识是否熟知,避灾路线有没有走上几遍,井下出现哪些迹象必须立即撤人,地面“楼堂馆所”遇到火灾如何处置.......这些知识和本领,每个人都应牢记掌握。“安全生产月”里搞演练、办竞赛、上公开课......形式可不拘一格,重要的是易懂好记,职工愿意参与。投入不妨多些,奖励不妨大些,寓教于乐,帮助职工养成良好习惯。
每年6月是安全生产月,但安全生产月不仅仅是一个月,它的存在是为了提示我们,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须臾不可松、不可懈。从这个角度说,安全生产月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毕竟,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畅通生命通道,不仅要发现堵点、清除障碍、解决问题,更要源头畅通,防患于未然。只有生命通道畅通无阻,才能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有保障,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每一名煤炭人都应行动起来,畅通生命通道,共创安全矿区,共筑安全之基,共护生命之光。